我国养龟业现状及特点


    龟类动物隶属爬行纲、龟鳖目,全世界约240余种,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10年来,我国龟类动物养殖业发展迅猛,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目前,有关我国养龟业的养殖状况报道较少,对其养殖规模、年繁殖量、繁殖状况等动态都不甚了解。笔者自2003~2006年,采取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6省80多户规模不同的养龟户(场)的养殖种类、面积、数量和养殖模式等内容进行了调查。资料和信息主要从各地养殖户处获取,部分信息从省级林业和渔业部门获得。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水族馆、展览馆和个人等以保护、科研、科普宣传和观赏为养殖目的的单位和个人不在此调查范围内。经过3年多初步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国养龟业的驯养繁殖状况。

1 养殖现状

1.1 养殖区域

    浙江、山东、江苏、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广东、广西和海南10个省是我国龟类养殖户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其中广东、浙江、海南和湖南省是龟类动物养殖的重点区域;新疆、内蒙、青海、吉林尚无具有规模的龟类养殖场,只有少量爱好者以观赏为目的而饲养。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的养殖户数量多,且养殖户分布较集中,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自身的养殖特色。浙江省杭州市的桐庐、嘉兴市的秀城、湖州市的东林、金华市的义乌、宁波市的余姚等都已形成了一些养龟专业镇、村,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知名的养殖区、镇[1]。广东省养殖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养殖户虽不多,但养殖户面积以100~300 m2为主,养殖户分布密集,养殖数量多,饲养密度大,形成了多个养龟村或镇,如顺德县的陈村、大良;电白县沙琅镇[2];广西则以南宁、钦州为中心,向周围一些县市辐射。江苏省以八都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宝应、泰兴、宿迁等城市也零星分布一些中、小型养殖户。海南省的养殖户数量虽不及广东、浙江等省多,但海南省养殖户的养殖面积通常都在6.67 hm2以上,最小养殖面积约为0.67 hm2;而且养殖种类多、数量大,真正形成了种类多样化,面积规模化,数量集约化的产业化模式。

1.2 养殖种类

    经调查,我国养殖龟类动物49种(表1),由43种曲颈龟亚目(Cryptodires)和6种侧颈龟亚目(Pleurodires)组成,曲颈龟亚目成员占总数的87.8%。49种养殖种类中外国种类31种,中国种类18种,其中中国特有种6种,外国种类是中国种类的1.7倍。49种龟类中水栖龟类38种,半水栖龟类6种,陆栖龟类5种,无海栖龟类(海洋馆或动物园饲养的不计入)[3]。由此可见,我国龟类的养殖种类以曲颈龟亚目成员水栖龟类中的外国种类为主。49种龟类中2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2005年),其中附录Ⅰ1种,附录Ⅱ22种,附录Ⅲ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1种;《54种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种。

 

 

 

1.3 养殖频次

    16个省中养殖种类≥10种的省份有海南(38种)、浙江(33种)、广东(31种)、广西(20种)、江西(16种)、江苏(15种)、湖南(12种)和湖北(11种)8个省。16个省共养殖的龟类动物49种。某种龟作为养殖对象的受重视程度可用养殖频次(f)表示。即某种龟在16个省中有m省养殖,那么出现的养殖频次f=m÷16。49种龟类动物中养殖频次≥0.5的种类为9种,其中乌龟(Chinemys reevesii)养殖频次最高为1,16个省均有养殖。红耳彩龟(Trachemys scriptaelegans)养殖频次为0.938,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和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的养殖频次均在0.8以上,蛇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和黄缘盒龟( 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的养殖频次为0.75,大鳄龟(Macroclemys temminckii)、中国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越南三线闭壳龟(Cuoracyclornata)有8个省养殖,养殖频次为0.5。可见,红耳彩龟、蛇鳄龟、大鳄龟、乌龟、黄喉拟水龟、中华花龟、黄缘盒龟、中国三线闭壳龟和越南三线闭壳龟9种龟类动物是我国养龟业的主要养殖对象。

1.4 养殖面积

    从调查数据初步估计,中国龟类动物养殖面积在5·333万~10万hm2,浙江、广东、海南、湖南的养殖规模均在0.667万~1·333万hm2。大规模(养殖面积6.67 hm2以上)养殖户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海南、湖南4个省,其中浙江养殖规模最大,养殖面积66.67 hm2的养殖户约5~8户,33.33 hm2以上的养殖户约15~20户。6.67 hm2以上的养殖户以海南、浙江居多;广东省养殖面积以100~300 hm2为主,养殖面积超过6.67 hm2的养殖户不足20户。

1.5 种群状况

    种龟存栏量在200万~400万只,红耳彩龟最高,达100万~200万只,其中海南省35万只(2004年已达32.5万只[4]);江苏省10万~20万只,浙江省20万~30万只;广东省21万只(2004年19.2万只)。乌龟是继中华鳖养殖后一个新的养殖种类[5],存量50万~70万只,位居第二,也是目前本地种中种龟存量最大的种类;中华花龟20万~26万只;黄喉拟水龟4万~5万只(2002年广西4个养殖场的黄喉拟水龟存量为0·778万只);蛇鳄龟约2.2万~5万只;中国三线闭壳龟和越南三线闭壳龟合计为0.85万~1.2万只以上(截至2005年底为0.8万~1万只);黄缘盒龟0.5万~0.8万只。中国龟类中以乌龟的种龟存量最多,其次是中华花龟和黄喉拟水龟;外国龟类中种龟存量以红耳彩龟为最,其次是蛇鳄龟。乌龟、中华花龟、黄喉拟水龟、红耳彩龟的种龟存量均在4万只以上,在中国已建立了稳定的人工驯养种群数量。此外,中国三线闭壳龟、越南三线闭壳龟、黄缘盒龟和蛇鳄龟的种龟存量均在0·5万只以上,也建立了相对较稳定的人工驯养种群数量。调查中发现地龟(Geoemyda spengleri)、锯缘闭壳龟(Cuora mouhotii)、缅甸陆龟(Indotestu-do elongata)和四眼斑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养殖数量极少,种龟存量均不超过100~300只。潘氏闭壳龟(Cuora pani)、周氏闭壳龟(Cuora zhoui)、百色闭壳龟(Cuora mccordi)、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中国三线闭壳龟和云南闭壳龟(Cuora yunnanensis)6种中国特有闭壳龟中,除中国三线闭壳龟外,其他种类人工驯养(含幼龟、亚成体和成体)种群数量均不超过50~150只;没有形成稳定的人工种群数量。

1.6 繁殖状况

    49种龟类动物中,29种龟类(27种曲颈龟类,2种侧颈龟类)获得子一代,占总数59.2%(少数种类是当年引进野生种龟产卵孵化成功),其中,7种龟产生子二代,2种有子三代,20种未能成功繁殖,包括中国龟类中的周氏闭壳龟、地龟、锯缘闭壳龟、缅甸陆龟等5种。29种获得子一代的龟类中外国种类17种,占58.6%;中国种类12种,占41.4%。已繁殖的种类中水栖龟类26种,半水栖龟类3种,陆栖龟类尚无繁殖先例。我国每年繁殖出各种龟苗高达(3~4)×107只,其中红耳彩龟年平均繁殖量在1 000万只以上(2004年海南省为335万只[9]);乌龟800万只;中华花龟300万~500万只;黄喉拟水龟23万~26万只;蛇鳄龟2万~3万只;中国三线闭壳龟和越南三线闭壳龟的繁殖量合计为0.55万~0.85万只以内(截至2005年底为0.5万~0.8万只)[10];黄耳彩龟(Trachemys scripta scripta)、锦龟(Chrysemyspicta bellii)、丽锦龟(Chrysemyspictador-salis)、密西西比地图龟(Graptemys kohnii)均为0·5万~0·8万只;黄缘盒龟0·2万~0·5万只。可见,乌龟、黄喉拟水龟、中华花龟、中国三线闭壳龟、越南三线闭壳龟、黄缘盒龟、红耳彩龟、蛇鳄龟种类的繁殖量已趋于稳定。

1.7 龟类的经济产值

    2005年龟类经济产值为8亿元[11]。随着养殖种类、繁殖量和市场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龟类养殖业的经济产值大幅增长。龟类的经济产值以闭壳龟类最高(除安布闭壳龟、锯缘闭壳龟外),通常1万~2万元/kg,每只苗售价0·3万~1·5万元;其次是盒龟类、侧颈龟类、陆龟类和部分水栖龟类,种龟价格0·1万~0·8万元/kg,每只苗售价100~800元。初步估算,2006年的龟类经济产值在10亿~15亿元,比2005年增加25%~88%。

2 养殖特点

2.1 种类多样,数量呈上升趋势

    自中华鳖价格下跌后,养殖户不断寻求新的养殖对象。早期龟类动物的养殖种类以乌龟、红耳彩龟、黄喉拟水龟为主,随着市场变化及供求需要,养殖种类逐步向多样化转变,其中外国种类增加迅猛,49种养殖种类中外国种类占31种。目前,养殖种类仍在不断增加,除食用型、药用型龟类外,还有观赏型龟类。与2002年相关数据比较,我国龟类动物的养殖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以红耳彩龟的种龟、年繁殖量上升最快,种龟增长率接近700%(2006年为100万~200万只,2002年为12.51万只),年繁殖增长率1292%(2006年为1 000万只,2002年为71.83万只。)。乌龟、蛇鳄龟、中华花龟的年繁殖量也呈上升趋势,增长率都在100%以上;黄喉拟水龟的年繁殖量上升较慢,增长率仅为0.08%~10%。

2.2 南北区域养殖特征明显

    我国龟类动物养殖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地养殖形成了自身特色,以南、北区域养殖特征最为明显。广东、广西、海南因气候等因素适宜繁育各种龟类,已成为我国龟类动物的育苗区域;以海南为例,在海南饲养的龟类动物几乎无冬眠期,在1月份,其他省的龟类动物尚在冬眠,海南已有少数龟类开始产卵[12];海南龟类动物自4月中旬开始陆续进入产卵高峰,直至7月中旬左右仍有少量龟产卵。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养殖户除育苗外,采用封闭式工厂化温室和小面积温室(100~200 m2)饲养商品龟,成为我国生产商品龟的重要产区。此外,海南、广东和广西以繁殖中国三线闭壳龟和越南三线闭壳龟为主,形成了养殖中国三线闭壳龟和越南三线闭壳龟特色[13]。可见,海南、广东和广西以培育各种龟苗为主;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和山东等地在育苗的基础上以饲养商品龟为特色。

2.3 养殖模式注重环境布局

    养殖模式由原来的简单布局向生态型转变。养殖户在布置池塘环境过程中注重自然生态布置,在池塘周围栽种木瓜、南瓜等;室内养殖池以栽种龟背竹为主。在广东、广西,生态型庭院养殖模式得到普及,以饲养中、高档的中国三线闭壳龟、越南三线闭壳龟、黄缘盒龟、斑点池龟(Geo-clemys hamiltonii)、周氏闭壳龟、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等种类为主的养殖户均在饲养池周围栽种各种植物。

2.4 由单一养殖向开发系列产品方向转化

    传统的龟类动物养殖主要依靠直接售龟获取利润。随着龟类产业发展,许多养殖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的开发与精加工,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已开发的龟类产品有粉、液、酒、胶囊等营养保健品类;速冻和真空包装的熟食产品。此外,部分养殖户除了开发龟类动物自身经济价值外,也开始将眼光投向龟类动物的观赏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海口泓旺农业养殖有限公司除饲养10多种经济型龟类外,还饲养观赏型龟类30余种,是国内首家以饲养观赏龟类为主的企业。另外,已计划或规划中的龟类动物生态旅游项目已有五六家,其中江西金龟王实业有限公司的龟类博物馆已初具雏形,并对外开放。

2.5 规范管理和品牌意识增强

    部分企业已意识到规范化管理和品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先后有1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QS质量安全等认证,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也超过20个,以浙江省居多。部分企业因注重规范化管理,实施无公害健康养殖,环境、水质、药物等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关规定,江西金龟王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口泓旺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成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出口韩国水生动物注册场家,为龟类动物出口韩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龟类动物销售由过去的单一内销型向外向型发展。

2.6 杂交龟品种初露头角

    自2003年始,广东省个别养殖户进行了杂交龟繁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经饲养比较发现,部分杂交龟生长速度比亲本快,并具有成活率高、抗病力强等优势。但杂交品种对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优劣性尚待探讨和研究。

2.7 注重生物安全和安全管理

    外来物种所导致的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态和经济问题。在现今的中国龟类养殖市场上,龟类中的外来物种远多于本地种,在一些地区已经造成了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我国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一些企业已经注重了生物安全问题[14],企业在引进境外种龟时均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同时,辅助国家做好对于外来物种的统计和控制工作。企业雇佣的技术人员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龟类的养殖技术和检疫技术也在逐步完善,能对病龟进行隔离检疫,对死龟焚烧销毁。养殖场还加强了防盗,防逃等安全管理,从而有效防止了龟类中的外来物种随意进入自然界。

3 前景展望

    综观我国龟类动物养殖业现状,笔者认为,自2004年3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龟类养殖业步入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养殖户和投资者心态稳定,养殖热情高涨,因此,我国龟类动物养殖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发展。龟是我国特种养殖业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养殖类群,它除了具有特种动物都具有的食用、药用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故其市场需求量较其它特种动物大,养殖种类也将不断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除保持原有的传统种类外,观赏价值和部分珍稀龟类动物将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对象,养殖种类将呈现出丰富多样状况。随着龟类动物种龟存栏量和繁殖量不断增大,龟类动物深加工产业将得到发展,各种龟类产品将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而且由于我国龟类动物养殖种类多样,价格低于日本和欧美等国家,龟类动物出口的种类和数量将不断增加和扩大。综上所述,我国龟类养殖业前景将会更为广阔。


 


本网作为动物金钱龟的一个交流平台...[详情]

    金钱龟学名为三线闭壳龟(Cyclemys trifasciata),金钱龟,学名为三线闭壳龟(Cu0ratrifasci0ta),又称红边龟、金头龟、红肚龟,是传统的中药材,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详细]

场所参考

Copyright 东莞金钱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69-82703338 手机:13712113338 13790309328 QQ:14541000

本网页作为动物金钱龟交流的平台 图片供参考